社會新聞連結:《人倫慘劇 父殺女傷子 自盡



中國時報 2007.12.19
殺子悲劇何時歇?

李宏文/(作者為社會工作師,兒童福利聯盟研發處組長) 

去年,阿嬤殺孫的慘案,震驚全台。一名低收入戶的中風阿嬤,疑因借錢養家,積欠卡債逾百萬,又禁不起獨力照顧兩名孫子的煎熬,決定帶著兩孫燒炭自殺;過程中她和長孫醒了過來,但阿嬤執意求死,再用菜刀割長孫的手腕放血,兩孫最後不幸死亡。時隔一年多,幾近翻版的人倫悲劇又重演,兩名年幼子女遭單親爸爸手刃,結果一死一重傷,手段之凶殘,聞者莫不譁然!


從家庭系統理論來看,這兩起案件不論是加害者個人、夫妻次系統、或親友支持系統,都亮起了紅燈,也不難找出許多共通點。他們同樣身陷經濟困頓、健康不佳、家長婚姻解組的風暴;當噩耗傳出,鄰居、師長、親友們均難以置信,因為一位是照顧愛孫無微不至的慈祥阿嬤,另一位則是女兒作文簿上寫著「很疼孩子」的好爸爸。眾人都沒有「預料」到,這麼愛孩子的家長,怎忍心下此毒手?



而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UNICEF)的研究指出,兒童會被傷害或殺害,通常與貧窮、單親、壓力、家庭支持薄弱、父母藥物或酒精濫用等風險因子有關。這兩起悲劇的起因,不脫經濟、婚姻、健康方面發生壓力事件,偏偏家長自我孤立、完全拒絕外界的協助,或是得不到親友、鄰里、政府「足夠」且「及時」的支持,久旱未逢甘霖的結果,自然埋下隱憂。


我們在輔導此類個案中也發現,攜子自殺的加害者多半對人缺乏信任,往往將弒子的動機合理化為「慈悲的謀殺」,總是深信自己是世上「唯一」對孩子最好的人,一旦自己不想活,也就不相信親骨肉會得到好的照顧。因此,光是去年,台灣就有三十三名孩子死於家長攜子自殺,既是遺憾,更是全民的共業。


事實上,攜子自殺案件大多有跡可尋,預警系統的建立並非不可能。學校平常應教育孩子如何自我保護的方法,包括:當大人情緒激動或準備做出傷害孩子的舉動時,在不激怒大人的情形下,孩子趕快設法離開現場,例如回自己的房間、去親友家;當家長出現奇怪的言行,讓孩子覺得害怕、擔心或不舒服時,應鼓勵孩子就近向信任的家人、親友或老師求助;孩子若遇到自己無法處理的危急狀況,可立即撥打一一○或一一三求救。


家長若生活遭逢困境、情緒長期沮喪鬱悶,甚至萌生求死念頭,請牢記「三三三要訣」:先深呼吸三次,別急著在當下做出決定;至少打三通電話,找信得過的親朋好友幫忙;至少向三個單位求助。


受限於各縣市社工人力編制不足,自殺防治、精神醫療、酒藥癮戒治等服務未能全面深入社區,屬初級預防工作的高風險家庭服務,亦無公權力可強制介入,要及早挖掘出這些危機家庭,仍須仰賴社會大眾平日敦親睦鄰。平時主動多管閒事,當周遭親友透露求死訊息,或對子女有不當對待、疏於照顧的情形,切莫等閒視之,請適時通報衛生與社政單位。至於國內自殺防治工作成效不彰,衛生署責無旁貸,應把資源放在刀口上,儘速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計畫。


曾經有個在攜子自殺事件中不幸罹難的孩子,生前在家庭聯絡簿上寫著:「真希望有一個橡皮擦,可以把心中的不快樂都擦掉!」黃小弟雖然逃過一劫,卻目睹父親行凶又自裁的過程,他和所有家庭悲劇的倖存者一樣,能否擦去一道道深烙於心的血痕,除了靠持續的創傷輔導與治療,還需要社會上每個人的自省與革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sing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