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10053478.jpg

作者:巴茲賽特著、圖   譯者:洪翠娥  
出版日期:89.01 出版者:格林文化

保羅的超級計畫」一書是從小主角保羅的角度來看他父母親的離異事件。在保羅的爸媽分開後,保羅就開始過著平常跟媽媽住,每隔一段時間才能和爸爸見面的生活,因為離婚這件事,保羅看到媽媽每天都在掉眼淚;因為爸媽離婚後沒有和爸爸住,保羅每次跟爸爸見面時都會拿到好多好多的禮物…。

到底應該怎麼表現比較好?
到底怎麼樣表現才不會讓爸爸和媽媽以為他比較喜歡其他一方?

夾在爸爸媽媽中間的生活,保羅覺得好煩惱,所以他開始想辦法要努力撮合父母,所以就開始想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點子,發展他的超級計畫。

書裡看到的保羅,一下子想把自己變成可以拉住爸媽的橡皮筋;一下子變成可以讓爸媽和好的機器;一下子想要複製自己、讓自己可以分別陪爸媽;一下子又想把自己分解、好換回爸媽的復合…。辛苦的保羅好忙好忙,卻怎麼都沒有辦法達成目的。

 

作者:台中市向晴中心 施靜芳 主任

像保羅一樣當夾心餅乾的孩子,是我們和離婚家庭接觸的過程裡,常常看到的。面臨父母離婚,只能跟一方同住的現實,他們可能表現不願意、可能想當和事佬、可能會代父母發聲、可能是左右為難、也可能會裝作沒事…,不同的年紀、多樣的感受,每一次看到這些孩子的起伏,心裡總有好多的不捨。

回過頭來看看面臨離合決定的父母,其實我們也看到很多人確實花了許多力氣,希望能降低離婚或分居帶給孩子的傷害,但當中卻也有部分父母因為過去不好的相處經驗,基於保護孩子不再受傷的立場,可能會選擇讓孩子與對方保持距離,或是忍不住跟孩子抱怨過去的種種、希冀得到孩子的支持,殊不知這樣的過程,一方面讓孩子陷入為難,也剝奪了孩子享受天倫之樂的權利。

在提供服務的過程裡,我們常常看到想為孩子付出,卻又忍不住出情緒激動、充滿擔憂、或走不出過去的離婚父母…
「我知道,帶他來和爸爸見面是很重要的,只要對孩子好我都願意努力,我自己的煎熬我可以自己承受。不過孩子的安全我真的很擔心,這樣真的好嗎?」
「我好久都沒有見到孩子了,可以讓我見見他嗎?我知道過去動手是我的錯,我保證我以後一定不會了!」
「沒關係,我就是有時間跟他耗!他要上法院,我就陪他!我就是要他為自己過去的行為付出代價!」
「我一定要問我的孩子,選我還是選他?」
「你要我告訴孩子說他爸爸人好,抱歉,不可能!就算這樣對孩子好,我也說不出口!」
「我知道孩子需要媽媽,但我也很怕,如果我一直讓孩子這樣跟她相處,孩子會不會回家就比較不愛我了…」
也看到在經歷父母離婚的那場風暴中,跟著父母的情緒起伏擺盪、夾在當中不知如何是好、但又對親情相當渴盼的孩子…
「媽咪!你不喜歡的話,我就不要去見爸爸!我可以不跟爸爸好,可是你不要不理我!」
「爸爸,你不要再打媽媽好不好!就算吵架也不應該打人啊!這樣很過份耶!我不喜歡你…」
「爸爸,我喜歡你,可是我不喜歡跟你住,因為我要跟媽媽住,我要照顧媽媽…。」
「媽媽,我乖乖的,你不要再生爸爸的氣,回來跟我和爸爸一起住好不好?」
「阿姨,你不要告訴媽媽說我剛剛跟爸爸一起玩什麼,我怕媽媽會以為我比較喜歡爸爸,這樣她會很傷心…,要答應我喔!」

很無奈的對照,卻經常真實地在我們面前上演。在爸媽的爭奪戰中,孩子總是被犧牲的那一方。

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,文裡寫著:「單親孩子的悲哀,有時候只是由於大人的任性。」我相信成為單親不是任何人預期的結果,也因為在這段過程中諸多紛雜、太多情緒波動,影響了許多離婚的父母,沒有辦法全然放掉在當中的情緒起伏,有時候為了彌補不能在孩子身邊的遺憾、有時候為了確認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位置,會用一種任性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愛,可能是過度的溺愛、可能是更高的標準、可能是對對方的攻擊、也可能是不斷地要求孩子在兩人之間做出決定…,結果,大人的心過不去,也影響了孩子得在一個更扭曲的環境下成長。

如果爸爸媽媽真的從孩子的角度出發,瞭解孩子心裡的左右為難,又怎麼忍心去攻訐孩子的另一個摯愛,要他們選邊站呢?
在父母親的選擇下,孩子或許往後無法擁有與父母同住的滿足,但至少孩子有權愛爸爸也愛媽媽,並無後顧之憂地享受雙方的關愛,不必擔心是否會害爸媽吵架,或者背負背叛父母一方的罪惡感。

國內外的文獻均指出,如果離異的父母有下列特徵,那孩子的生活適應將會比較好(引自放心園~台北縣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中心交往服務手冊,2006)

  1. 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離婚或分居與他們無關,不是他們造成的。
  2. 不逼迫孩子選邊站,一個是爸爸、一個是媽媽,別為難孩子。
  3. 讓孩子繼續與對方保持聯繫,尤其是持續穩定的接觸,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失去任一方。
  4. 不在孩子面前說對方或對方親友的壞話。
  5. 雙方認清彼此永遠是孩子的父母,在孩子的事務上仍能保持對話或合作,盡量在管教態度上是一致的。
  6. 探視的那一方不要過度以物質補償孩子,以免孩子誤以為「愛」,就是給我禮物、給我錢。
  7. 同住的父或母不追問探視的事,例如:不問孩子「爸爸對你好不好?」「媽媽帶你去哪?有沒有別的叔叔跟你們去?」
  8. 不要讓孩子當傳聲筒或小間諜,也不要問孩子對方的事,例如:「有沒有新男友或新女友?」
  9. 盡量減少生活中的變動,例如:能不轉學就不轉學、盡量維持以往的人際交往或親友往來。
  10. 原先夫妻衝突多,離婚後反而給孩子一個平靜的生活環境。

畢竟不管大人的世界有什麼紛擾,孩子愛爸爸媽媽的心並不會改變。雖然有些人會說,會打人的就不是好爸媽、對家庭不負責任的就一定不可能把孩子帶好,但是在我們的服務經驗中,卻常常看到等著被父母寵愛的孩子,和其實還想為孩子多做些、卻找不到合適方法的父母。

如果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把上面這些提醒放在心裡、可以更看到孩子的需要、孩子的渴望、孩子的為難,而不把自己的情緒、憤怒、需要牽連到孩子身上,那麼即便是在離婚家庭中成長的孩子,也不會不斷面臨對父母忠誠的兩難,也不會不斷面臨對父母忠誠的兩難,也就不用像小保羅一樣,絞盡腦汁思考讓自己能同時擁有父母的超級計畫了。

期待,在大人的情感紛擾中,不要忘了給孩子一個共享父母之愛的選項~
祝福,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自在放心地享受屬於他的幸福親情,不再當小小夾心餅乾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sing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